
蝕刻墊片加工是一種精密制造工藝,主要用于生產高精度、復雜形狀的薄型金屬墊片。以下是該技術的核心要點及注意事項:
一、蝕刻墊片加工原理
通過化學蝕刻(光化學腐蝕)或物理蝕刻(如等離子蝕刻)方式,在金屬薄板上選擇性去除材料,形成特定形狀的墊片。
二、蝕刻墊片適用材料
1.金屬材料
-不銹鋼(304/316常用)
-銅合金(黃銅、鈹銅)
-鋁合金(5052/6061)
-鈦合金(醫療/航空航天領域)
-鎳基合金(哈氏合金)
2.厚度范圍
-典型厚度:0.01mm-2.0mm
-超薄加工極限可達0.005mm
三、蝕刻墊片加工流程
1..材料準備
-選擇金屬板材(厚度0.01~2mm),常見材質包括304/316不銹鋼、銅箔、鋁等。
-清潔表面油污及氧化層,確保光刻膠附著力。
2.涂覆光刻膠
-在金屬表面均勻涂覆感光膠(干膜或液態膠),通過紫外曝光將圖形轉移到膠層。
3.顯影與蝕刻
-顯影后,未曝光區域的光刻膠被去除,露出金屬基材。
-化學蝕刻(如FeCl?蝕刻液)溶解裸露金屬,控制時間、溫度及濃度以調節蝕刻深度。
4.去膠與清洗
-剝離剩余光刻膠,超聲波清洗去除殘留蝕刻液。
5.后處理
-表面拋光、鈍化(如不銹鋼電解拋光)或電鍍(如鍍鎳、鍍金)。
-關鍵應用需做應力消除處理。
四、蝕刻墊片加工技術優勢
1.精度特性
-尺寸公差:±0.01mm(常規)
-最小孔徑:0.1mm(板厚≤0.1mm時)
-銳角加工:可達30°以下
2.特殊能力
-無機械應力變形
-可加工高硬度材料(如彈簧鋼)
-表面粗糙度Ra≤0.8μm
3.小批量經濟性
-模具成本低,適合定制化生產
五、蝕刻墊片典型應用
-密封行業:內燃機氣缸墊、燃料電池雙極板密封圈。
-電子領域:EMI屏蔽墊片、柔性電路板襯墊。
-精密機械:微型軸承隔離片、光學器件定位墊。
六、蝕刻墊片質量控制要點
-蝕刻均勻性:通過噴射蝕刻設備控制液流動態,減少厚度偏差。
-側蝕控制:優化蝕刻液配方(如添加緩蝕劑),降低橫向腐蝕速率。
-尺寸檢測:使用光學投影儀或激光掃描測量關鍵尺寸。
-功能性測試:密封性驗證(氦質譜檢漏)、耐腐蝕試驗(鹽霧測試)。
七、蝕刻墊片加工常見問題
-邊緣毛刺:優化蝕刻參數或增加微蝕步驟。
-材料過蝕:采用雙面掩膜保護或分段蝕刻。
-環保挑戰:蝕刻廢液需中和處理。
下一篇:什么是蝕刻彈片加工流程上一篇:蝕刻過程中應注意的問題
相關資訊
- 2015-03-12五金蝕刻側腐蝕原因
- 2014-04-28高精度腐蝕廠深圳哪里有?
- 2013-11-18不銹鋼蝕刻技術常見故障以及排除方法
- 2025-04-15什么是蝕刻彈片加工流程
- 2025-04-15什么是蝕刻墊片加工流程
- 2024-07-03微流道技術:精密蝕刻與前沿應用的融合
- 2024-07-02可伐合金:電真空元件的理想封接材料
- 2024-06-11卓力達蝕刻技術:精密遮光片加工的行業先鋒
- 2024-05-29內窺鏡光闌片:醫療內窺鏡中的精密光學器件
- 2024-05-15軟磁合金4J42材料、性能及工藝介紹
